书法教学根植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书法教学根植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刘小强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三四年级能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六年级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书法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纲要》《语文新课标》都明确了书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深入地研读了《纲要》和《语文新课标》,我发现,为了让学生真正认识中国书法,产生学书的兴趣,最终能够爱上汉字、爱上书法,为了领着学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浩瀚之中愉快习得、愉悦书写,为了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书法,逐渐萌生并永葆学书热情,充分借助中国书法悠久厚重的历史中那些分外丰富的材料无疑是极其有用、极具价值的。
一、走近历代书法大家
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的书法,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从古至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教学中,为激发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适当地介绍一些书法名家,并讲讲这些声名赫赫的书法家的小故事,无疑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产生深入了解书法艺术的欲望,也能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悦。比如:
秦朝书法家、身为狱吏的程邈在监狱中潜心研究十年,简化小篆,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隶书;汉代著名书法家、“草圣”张芝练习书法十分刻苦,竟将一池水洗成了黑色;三国钟繇被称为“正书之祖”,学习书法非常执着热衷,达到痴狂,白天用小木棒代笔在地上练字,晚上用手指代笔在被子上练字,苦练不分昼夜;东晋书法家、“书圣”王羲之从小喜写字,甚是专心致志,一回聚精会神地写字竟然忘记了吃饭,书童送饭去,他边吃饭边看字帖,竞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王羲之与书法的故事相当多,以此为引子,启发学生课外自己搜集他的故事,课堂上分享交流,学生热情满满。)隋朝书法家、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后世子孙,他盖了一座小楼专供练字使用,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唐代书法家“草圣”张旭受公孙大娘舞剑启发,成为狂草大师,他常喝得大醉,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有“张颠”的雅称;唐代书法家怀素学书十分勤奋刻苦,但家境贫穷买不起纸张,就摘下芭蕉叶,临帖挥毫,用完老芭蕉叶,干脆带了笔墨站芭蕉树前,在新树叶上练字;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小时向一无双臂、以脚书写的黑瘦老人请教写字秘诀,老人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盛唐颜真卿为了学书,他两次辞官不就,跑到洛阳,向大书法家张旭刻苦学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颜体”;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自成一体,被人们称为“欧体”,他曾在一座古墓的大石碑前学字三天;宋代书画家文同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两条蛇正在互相格斗,就站在离蛇不远处仔细观察蛇的格斗,书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纵横起伏、气势豪迈的独特风格……
著名书法家很多,故事亦很多,勤学苦练的,谦虚善学的,执着追求的,潜心研究的,醉心书法的,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更于无声无息处,给予学生不同的影响,或许,已经远远超越了书法的领域。
二、欣赏历代书法名作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许多伟大的书法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作,体现了数千年以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引领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为了真正能够让学生感受汉字与书法之美,日常的教学中,我会给学生适当介绍一些书法名作,带着他们去欣赏、去体会,学会感受书法的整体形态美、点画结构美、墨色组合美: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笔力劲健,点画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其蕴含的饱满情感打动欣赏者,是书法家自然状态下信手拈来之作,文采斐然;柳公权的《玄秘塔》极具骨感美,清趣险峻,棱角毕露,铁骨铮铮;由唐太宗撰文、褚遂良书写的《雁塔圣教序》笔法老健,方圆并用,外柔内刚,看似清瘦却清劲饱满;《曹全碑》是隶书发展中最为成熟的代表作之一,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典雅内秀,若儒雅君子……
书法养目,日久天长的耳濡目染,学生逐渐感受到书法之所以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逐渐领会到文字与书法的无穷魅力。我告诉学生因书法艺术本身具有极高艺术价值,故很是值得收藏,如黄庭坚的《砥柱铭》价值人民币4.368亿,王羲之的《平安帖》价值人民币3.08亿,曾巩的《局事帖》价值人民币2.07亿,宋徽宗的《临唐怀素圣母帖》价值人民币1.07亿……此时,学生更是惊叹不已,满满的景仰之情。这种博览群“书”的过程,书法艺术创造的价值及其旺盛的生命力会震撼学生心灵,相信也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三、观看书法纪录片与书法动画片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艺术异彩迷人。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书法艺术,了解书法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博大精深,可以选择一些书法纪录片和书法动画片,寓教于乐:
纪录片:《中国书法五千年》以篆隶草行楷中国文字五大书体为主角,还原中国人的“书写史”如何与民族文化共生;《汉字五千年》生动展示了汉字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千年书法》揭示了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瑰宝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还有《翰墨春秋》《书法档案》《书法之美》《敦煌书法》《书法的乡愁》等,都可选择一定内容给学生观看。
动画片:《兰亭小精灵》是中国首部弘扬中国书法的动画片,以汉字笔画为人物形象,以兰亭书法文化和汉字文化为依托;《中华书法故事》截取了历代书法家人生经历中的精彩片段,演绎生动故事,普及书法知识;《三十六个字》通过讲解象形字说明了中国文字的起源……
这样的拓展学习活动真正实施了书法文化教育,学生欢喜地走近了书法,欢欢喜喜、轻轻松松,渐渐走进了书法,收获格外丰富,对于学书自然涨了热情。
将书法的教学植入传统文化的深厚广袤之中,又通过书法教学更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这样的书法学习是具有生命力的学习。相信,如此坚持,学生定会爱上书法!
作者单位: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618000